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立足行业高端、面向工程前沿。汲取综合性大学学科交融营养📑,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特质、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研究型复合人才。
①依托山东大学办学传统和学科优势,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完善富有山大特色的“三层次七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②坚持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并重🥜,通过专家教授带本科生、大学生讲堂2️⃣、教授报告会等,提高学生专业意识,明确学生学习方向🙍🏿;强化班主任制度🦸🏿♀️,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科创,帮助学生进行学涯💁♂️、生涯和职涯规划。成立大学生自主创新工作室。推动各类课外科研与科技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以宿舍、社团或其他组织形式开展各项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
加强国际化视野培养。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强“三跨四经历”建设🈺。近年来已与英国杜伦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日本长崎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签署了院际合作协议。2016年🕙,山东大学、日本长崎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三校联合成功申请了“亚洲校园”中日韩联合培养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顶级工程师项目 (教育部留学旗舰项目🧭,全国共9个获批)👩🏼⚕️。双方在学分互认、本科生及研究生双学位等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成果,为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和拓宽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已与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山东高速集团🥳、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培养目标有效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科研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结合近年来专业所参与的国家重点工程,以及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出的科学问题为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提供项目支撑,以“挑战杯”、“创青春”、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等各种科技活动为载体,产-学-研-赛相结合,科研促教学👨🏿🦲,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氛围和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和全省结构设计大赛🫚、测量大赛🏃🏻♀️、力学大赛👨🏿🔧、建筑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在理论学习、工程应用、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较为突出,成为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所青睐的人才🤽🏽♀️。该培养模式获2014年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