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湿地生态调研团成员李沛恩在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受疫情影响🏋🏻♀️,调研主要是线上调研,通过查阅资料、新闻报道、登录政务网站,与当地人交流等形式,重点围绕湿地的基本信息、保护与利用、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等方面进行调研🌨。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与深圳湾水系相通💛,由海岸性咸水湖、淤泥质海滩、红树林三种湿地类型所组成👨🏻🏭,湿地资源丰富,是深圳湾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也是深圳湾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占深圳湾鸟类种类的70%以上🧑🦯➡️。公园总面积68.5公顷✍️🕗,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国家湿地公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湾填海留下125公顷的滩涂没有填,涨潮时形成一个大湖区,由北湖(69万平方米)、南湖(56万平方米)两部分构成。北湖😧🤦🏼♂️,就是华侨城湿地的前身。华侨城湿地与深圳湾水系相通,生物资源共有,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滨海湿地。华侨城湿地不仅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延伸,还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是我国唯一处在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

要实行保护性修复,尽量减少人对环境的影响:
“2007年,华侨城集团受深圳市政府委托接管华侨城湿地➕🤼,历时5年投入逾2亿元,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持续性提升;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欢乐海岸)致力于把湿地打造成生态保护和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体验的空间🥜🙆♀️,2012年,焕然一新的华侨城湿地正式对公众开放🤸🏽♀️9️⃣。”张俊鑫说,为尽量减少人对环境的影响👼🏿,园区实行半保护区的管理,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严格按照生态承载量,控制入园人数,保证了生态品质和体验感受。此外,园区还留了约一半以上面积的区域👩🏼🎨,作为恢复重建区,为生物而留白,不对外开放。
通过华侨城集团和欢乐海岸的精心保护和修复,华侨城湿地保持了独特咸淡水湿地生态特色,目前园区占地面积约68.5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50万平方米😷,拥有逾4万平方米的红树林及众多原生动植物。
成立全国首家自然学校🐏,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
“自然学校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面向社会招募和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通过公益的自然教育课程及专题导览活动💳,向市民们传授和推广大自然的智慧🏃🏻。”方晓婷是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课程研发及公益宣传主管,她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学校这个平台,与更多公益组织进行联动👷,推动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无痕湿地”的案例😨,“还自然一个自然的状态”的创新管理理念👨❤️💋👨,以不消杀、不作景观园林式修剪、夜晚不开灯等维护生境方式保护和管理湿地🧔🏿♂️;践行“零废弃”理念,绿化垃圾不外运并充分再利用,同时营造自然堆肥、手作步道👂🏽👼🏿、生态浮岛等微生境🧑🏽🦱,通过营造不同区域生境,丰富生境类型👩🏼⚖️,优化栖息地🧰。
在调研的过程中,调研团深刻地了解到生态湿地的自然生长能力,对于现代城市中的微型湿地类型有重要借鉴意义。
(图文/李沛恩)